植物根系的研究方法及工具

2025-07-11 14:32:41 点将科技系统集成部 1

    植物通过根系营固着生长。根系通过影响水分、养分的吸收影响植物生长发育,根能向地上部发出信号,影响地上部其他器官的功能,根系还是土壤微生物的寄主。研究根系表型对于发现作物有益性状、培育新品种以及优化耕作栽培方式等至关重要。

植物根系的研究方法及工具

     随着技术的进步,对根系的研究方法也随之改善,从破坏性挖掘切割,到微侵入观察,到无损伤监测。以往经典的根系研究方法主要有:挖掘法、土钻法、剖面墙法等侵入式、破坏性方法。非破坏性或者微创研究方法有:玻璃墙法、容器法、微根管法等。


1. 挖掘法

    将植物连同根区土壤整体挖出或小心挖掘,然后用水(高压水枪或浸泡冲洗)或气流去除土壤颗粒,露出完整的根系。挖掘法能提供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整个根系的清晰情况,可用于研究根长、根系大小、颜色、状态、根系分布等各种特征,以及根嫁接现象。适用于研究草本和一年生作物,更适于研究树木。

挖掘法

2、土钻法

     使用不同直径的土钻在特定位置和深度钻取土壤柱(土芯),然后将根系从土芯中分离(冲洗、过筛)。优点是取样速度快,可以分层分析根系分布。缺点是破坏性取样,无法进行原位动态监测,取样代表性受钻头大小、位置和数量影响。分离根系过程繁琐,细根易损失。
土钻法


3、剖面墙法

    剖面墙法要先依据植物的类型挖一条大小、位置合适的沟。对垄栽作物来说,应横跨垄间挖沟,以便于观察根的行间分布。一般来说,剖面墙的工作面应宽 1 米, 沟长 1.2-1.5 米为宜 。

    沟挖好后,首先在地表划一条 1-2 厘米深的线,使其尽量靠近初始剖面墙。借助铅垂线使剖面墙垂直,再用剖面刀修光剖面。暴露根的较好方法是喷水和剥刮相结合。剖面墙法适用于检查条播作物根的分布情况。缺点是挖掘破坏性强;只能观察靠近剖面一侧的根系。
剖面墙法


4、玻璃墙法

    玻璃墙法就是通过置于土壤剖面的观察窗,观察、记录根的生长情况。玻璃墙法能使人们长期、连续地观察根系生长发育情况,使用寿命可达 20 年左右。缺点是紧靠观察窗的区域土壤温度变幅稍大,窗面和观察深度都比较有限。

   玻璃墙法可以采用玻璃剖面墙,即直接在修整好的垂直剖面上放置玻璃板,长钉固定,可嵌入钢框以便移动。观察窗放置好以后需要遮挡掩盖,避光可以减少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干扰。
玻璃墙法还可以通过地下根系实验室、地下根系走廊进行。就是修建一个地下通道,两侧为垂直的土壤剖面,搭建支柱、横梁及顶盖,使用时进入地下通道,从玻璃观察窗观测植物的根系生长状况。
玻璃墙法


5、容器法

    容器生根系统主要用以研究根的形态特性、生理特性、生化特性及某些生态特性。容器法可以用于研究单个环境因素。容器内生长的植株易于掌握,生长条件可以重复。其特点是非自然条件,如使用失去自然剖面土壤、人工扎根基质、缺少根伸展空间、缺少其它植物根的竞争等等,因此只作为田间研究的补充。

   容器种类可选,盒、箱、管、瓶、盆、桶、柱、槽、袋等多种形状均可,圆形、方形、筒形可依据需要定制,铁质、木质、玻璃、尼龙、有机板、金属网都可使用。培养介质可以用土、沙、壤、泥炭、椰壳、石英、水、琼脂基质等。
容器法


6、微根管法

    目前野外原位动态监测主流的技术。将透明观测管(微根管)预先埋入土壤中。定期将特制的根系扫描仪或摄像头插入管内,对管壁外的根系进行原位拍照或扫描。可长期、重复观测同一位置根系的生长、死亡、周转动态,定量分析根长密度、根生产量、死亡率、周转率等。

微根管法


   缺点是初期安装成本较高;只能观测靠近管壁的根系(观测区域有限);图像分析处理需要专业软件和时间;管壁可能影响局部根系的生长(“微根管效应”);对土壤紧实度和含水量有要求。

   代表仪器有美国Bartz公司的BTC-100X,美国CID公司的CI-600,点将科技的DJ-3012等。

来源:本文部分转载公众号鑫波和他的小鱼干,转在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知识,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。